Why you have to write
为什么你应该把脑子里面的东西写下来? 脑子里面会有一闪而过的一些很棒的想法?
为什么你想了那么多,却不能把自己的想法绑定成一个有意义的事物?
有些事情你真的想透了吗?为什么有些事情你总是想不透?
If you learn to write and to edit, you will also be able to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ood ideas, intelligently presented, and bad ideas put forth by murky and unskilled thinkers. That means that you will be able to separate the wheat from the chaff (look it up). Then you can be properly influenced by profound and solid ideas instead of falling prey to foolish fads and whims and ideologies, which can range in their danger from trivial to mortal.
Those who can think and communicate are simply more powerful than those who cannot, and powerful in the good way, the way that means “able to do a wide range of things competently and efficiently.” Furthermore, the further up the ladder of competence you climb, with your well-formulated thoughts, the more important thinking and communicating become. At the very top of the most complex hierarchies (law, medicine, academia, business, theology, politics) nothing is more necessary and valuable. If you can think and communicate, you can also defend yourself, and your friends and family, when that becomes necessary, and it will become necessary at various points in your life.
Finally, it is useful to note that your mind is organized verbally, at the highest and most abstract levels. Thus, if you learn to think, through writing, then you will develop a well organized, efficient mind – and one that is well-founded and certain. This also means that you will be healthier,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as lack of clarity and ignorance means unnecessary stress. Unnecessary stress makes your body react more to what could otherwise be treated as trivial affairs. This makes for excess energy expenditure, and more rapid aging (along with all the negative health-related consequences of aging)
-- Essay Writing Guide by Jordan B. Peterson
自己关于写作的记忆, 最早的一件事情应该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 那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姓余, 也是我们的班主任, 三年级有一个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的语文作文, 我拿了一个满分, 小学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 也是第一次有作文出现的期末考试,在这之前的语文,就只有句子和字词的题目, 人生第一场语文期末考试, 作文拿了满分,与老师表扬了我, 我想我妈妈应该也是知道的, 当时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只是觉得,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以及小孩子拿了第一名的那种喜悦.
(我记得那个时候, 不记得是二年级还是三年级了, 但还是在小学老教学楼时候, 有一年好像语文数学的期末考试考得很好, 但是没有到双百,没有达成和爸妈的约定,所以也让爸妈给买一个什么东西, 具体约定的内容, 已经不记得是什么了)
我们家以前是住在小县城的一个比较拐角的地方, 高一那年我们家从县城的南面靠山的地方, 搬到了县城比较靠中间的地方, 也就是说, 小学六年级和初中的绝大部分时间, 我们家都住在以前爷爷留下来的老房子里面, 房子是以前爷爷单位的员工宿舍, 后来由于单位破产, 改为私人拥有, 所以职工的宿舍也就便宜卖给了各家各户.
我们初中那个时候, 其实郭敬明和韩寒的小说, 应该是最火的时候, 那时候有最小说, 最小说旗下是有不少新生代的作者, 有落落, 安东尼等等,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我会说和他们之间产生了某种联系,
其实不是, 很自然的时候,那个时候大家都是情窦初开, 多愁善感的年纪里面, 总是会莫名奇妙地产生很多很多情愫, 我真的不记得是六年级, 还是初中的时候, 想开始自己写点东西, 因为六年级和初中, 都是在旧房子里面度过的, 所以这一块的时间节点, 有点模糊了, 但是我猜想应该是初一或者是初二, 虽然那时候自己想写的还是类似于郑渊洁作品那样的现代童话, 但是有一些场景, 比如县城的大桥, 东方红广场之类的, 应该是初中时候比较常去的地方了.
那时候就想自己写点东西, 希望能有自己的一些作品出来, 我想这里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那个时候其实初中生或者六年级学生, 并没有多少的课外消遣活动, 那个时候电脑其实也还不怎么普及,整个班上, 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其实也还是不多的, 即使有电脑, 但是网络上面的娱乐内容, 也没有现在这样泛滥. 那个时候, 像我这样, 家境一般, 父母又管的严的孩子, 其实唯一"合法", 又有资源的, 就是阅读了, 所以大家对与读物中的作者, 其实是有很多很多类似于现在追星的那种情感, 之所以我想写点东西, 更多可能是因为希望同龄人能够读到自己的东西, 想在同龄人里面脱颖而出. (大学之后, 基本上大家就开始崇拜学习好,成绩优秀,以及平时活动表现突出的这种典型了,好像阅读的人越来越少, 另外,追星的潮流也比之前更加涌动了).
当时想写点东西, 还得是用笔去写, 电脑都不普及,更不用说是笔记本电脑了,我记得, 那个时候还缠着母亲在县城的超市,专门买了一本比较厚的本子, 母亲说很薄的本子就可以了, 当时不乐意, 最终还是缠着母亲买了很厚的一个本子, 回来准备写一个一众朋友结伴去探险的故事, 我想那个时候应该是读了很多淘气包马小跳, 皮皮鲁之类的故事, 所以特别想自己写一个, 把自己和要好的朋友带入进去, 一定是很酷的一件事情,
很有意思的是, 在写作之前, 花了很多时间在纠结要选择身边哪些朋友和自己一起开始“我们的旅途”这件事情上面,带哪些朋友一起上路在这件事情上面成为了一个问题。
小孩子身上, 我想最可贵的一些品质是持之以恒, 尤其是在心性的磨练上面,对于自己越做越痛苦, 或者不太愿意取做,但是知道是对的事情,训练自己的心性如何坚持下去, 是非常重要的, 而就在这件事情上面,我就表现得特别不能持之以恒, 写这个故事前后应该也没有坚持一个星期,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那个本子, 似乎很久之后都还有看到,现在不知道还在不在了, 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去找到这个东西,拿出来翻一翻看一看, 这应该是自己关于写作最后一次回忆起来较为舒适的会议了。
上了高中之后, 语文成绩极度不理想, 好像整个高中语文成绩及格的次数,应该是一双手能够数的出来的, 其实高一的时候身边很多同学都会觉得高中语文比初中语文难很多, 所以高一的时候大家语文成绩都会有一个明显的塌陷, 有的人适应得快, 有的人适应得很慢, 而我好像一直适应到了高三。
高中语文对我很难, 一方面自己并没有什么意识,一方面也没有什么努力,一直到高考前夕,才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 我记得高三已经到比较紧张的时候, 我们的语文老师在一次卷子点评上面,在批评同样班里语文最差劲的几位同学的时候,说就连我的作文都开始看得懂了, 不像以前那样一塌糊涂了,有进步了, 为什么他们几个还是不见起色呢。那个时刻, 我是以反面角色出现地比较多。
再之后, 就没有之后了, 之后就是大学上的是理工科, 写的报告几乎都是固定的格式,流程, 所以大学时候很多的实验报告,有的是抄的,有的是组队参赛其他组员写的, 再之后就是本科毕业论文, 研究生发表论文, 研究生毕业论文。
研究生需要发表论文才能够毕业, 那段时间开始用英文写作, 才发现自己其实根本没有逻辑, 其实我们中的大多数人, 写东西说话, 都十分缺乏逻辑。
如果不相信, 你可以试一试, 找人以对方的标准改一改, 我想你会相信的。你不仅会相信自己没有逻辑,而且你会相信不同人之间的逻辑,差别大得惊人。
研究生的时候, 我的导师有一个习惯,就是每次找他问问题, 都需要准备一个ppt,即使是两个人一对一地交谈, 也需要一个ppt, 我一开始其实是十分不理解,也十分厌烦的, 这中间没有少吐槽我的导师, 但是积累时间长了之后, 大概过了一年到两年之后, 我意识到了这么做的一个重大的好处是, 自己的内容输出的质量会越来越高,这其实和写程序在某些方面其实很像,都有一个迭代的过程, 一个程序如果上来就想得十分完美,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如果不考虑太完美, 从基本得功能做起, 每天改进一点, 假以时日,这个东西就会看上去比较不错了。 后来写论文的时候,很多的文字性的材料, 文献, 甚至包括大脑里面的之前总结的一些观点, 都是可以拿过来直接用的, 如果真的要让我那么短的时间里面, 总结凝练出什么特别好的观点, 其实也是不现实的。
写作, 相当与把思考阶段性备份下来, 如果不备份, 那么容量有限, 再有更多好的想法就丢失了
工作到现在已经一年四个月了,实际上手头的工作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但是自己心里面关于写作, 总结, 凝练这些事情, 都还是记着的, 但是由于工作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很多时间都花在周边的学习上面了, 懒惰的我迟迟没有动笔。
我觉得现在有下面一些东西需要持续进行更新和总结的:
- 高性能计算编程
- 分布式系统
- 网络编程
- 编译器
- 操作系统
- Web系统搭建
- 前端
- 后端
- 数据库
暂时有一些内容, 是希望能够长期更新, 并弄成一个系列文章或者手册教程, 或者项目实践的
- 高性能计算, 理论与实践
- 编译器中后端, 理论与实践
- linux操作系统内核, 理论与实践
- web系统(商城与宣传页), 理论与实践,可视化分析
- Quant与时间序列分析
一些前沿一些的survey工作, 希望聚焦在:
- AI sys / Distributed system / HPC
- CV / NLP / Timeseries Analysis & Computing
-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 以及上面各个方向研究组的世界分布
其余的内容, 希望关注认知科学, 心理学, 社会,政治, 经济和金融上面, 这些软科学其实更深层次地揭露了世界的运行规律, 所以更加需要了解, 这些可能就会作为笔记内容, 出现在博客生面了, 因为确实自己是一个小白, 需要从最基本的一些概念和知识入手。
程序员和博客
我觉得, 通过博客写作这件事情, 对程序员或者是其他相关的技术人员来说也是是很重要的, 但是为什么很多程序员没有开始自己的写作路途呢? 我想这是很多方面的原因, 从大的方面到小的方面,都有很多原因,但是我想,对于程序员来说,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由于职业的属性他们在博客系统上面, 折腾了太多了, 相反你看看大牛的博客, 真正写起来的经营还不错并且有一定影响力的博客, 设计上面感觉都是上古画风。
程序员自己可以从头到尾搭建一个web系统, 来打造自己的博客系统,但是实际上, 给别人用的技术, 和给自己用的平台,需要区分开, 不能够因为自己掌握了手机制造的所有技术, 就选择自己从头造一个iphone出来, 这是不划算的, 博客的核心思想, 应该是写作,归纳,展示, 要专注在内容上面, 反而如果博客系统弄得非常华丽, 内容又没有什么干货的话, 其实是非常典型的让人诟病的的一点。
我想这一点,可能阻挡了将近1/3的人, 其他关于为什么想做而迟迟没做的理由, 可能需要另外开辟一个主题来讨论了。